為什麼我現在會想買美元儲蓄險?避開7大錯誤迷思別傻傻簽約
美元儲蓄險推薦!理財達人教你3招評估利率
美金儲蓄險是甚麼?5分鐘教懂理財小白
我該買美金投資型保單嗎?利率怎麼算?最完整的解析懶人包
投資理財|為甚麼你不該把錢存在銀行?這是我聽過最中肯的答案
市場脈動
商業應用
人物專訪
獨立觀點
woman wearing brown sweater holding lips

我該買美金投資型保單嗎?利率怎麼算?最完整的解析懶人包

投資型保單一直是受年輕族群喜愛的商品之一,不只因為它期滿的利率誘人,更多的是產品內的意外失能保障,以及壽險部分。 但美金投資型保單的優勢在哪裡?值不值得入手呢?這篇文章就簡單帶你解析利率以及其優劣。 利率計算 首先,通常保險公司在推銷保單時常會使用到「宣告利率」和「預訂利率」兩個專有名詞,但是要做個理性的消費者,這兩個名詞絕對不是只看最後面的「利率」兩個字那麼簡單。 宣告利率:依保險公司該年度或該季度營收所回饋之利率,用於利率變動型保單 預訂利率:根據過往推算該保單價值之預訂利率,但尚未扣除保單成本,用於固定利率型保單 以上兩者皆是我們常見的利率種類,但是實際在評估一張保單,必須藉由IRR(年化報酬率)來判斷,才能有較為精準的解讀。 IRR可透過Excel的公式,輸入數值就可以快速算出,若是不會用的朋友,可以簡單經過「年化報酬率=(1+累積報酬率)^(1/年數) - 1」這個公式做計算,假設六年共繳976800,最後拿回100萬,年利率大約0.67%,而非「(領回保費-總繳保費)/總繳保費」所算出的2.38%,不少人會被這個迷思捲進去,認為非常划算,其實有待考察。 匯差風險 美元保單與台幣保單的最大差異就是幣值,我們在購買以及後續期滿金計算的部分都是以美元為單位,所以會需要開設外幣帳戶。 當然,美元的市場匯率也會影響我們的利率。 美元保單的一大賺點其實就是「匯率」,以低廉的價格買入、投資,再等幣值上漲後賣出,通常保險公司會在美元相對低點時推出這些保單,期滿時我們要匯兌回台幣時也要先確認好匯率,盡量在價格高時賣出,不然還是很有可能吃虧的。 美元的漲跌也有可能影響到保單的宣告利率,所以保戶在投資前務必先觀察好外幣的漲跌走勢,年繳或月繳型的朋友更是該仔細做好功課,避免不小心當了冤大頭。 美金投資型保單功效 這類型保單有一個很廣為人知的特點,就是「強迫儲蓄」 如果今天你是一個容易不小心亂買東西的人,那合約的約束力以及被沒收保費的風險,將成為你儲蓄路上的一大動力。只要按時繳交保費,就能享有保障以及後續的期滿分享金,但若是不小心過度揮霍,就有可能一切前功盡棄,雖然現在不少保單都會有「減額繳清」的機制,但通常還是會有保額的最低門檻,如果本身月繳就不高的人,是很有可能達不到門檻的,這時繳不出來就真的只能眼睜睜看著錢飛走了。 再者,保單上的意外與失能賠付,在發生事情時是很有可能成為救命稻草的。不少年輕人剛出社會,想要有保障又不想繳納高額保費,這時可以邊存錢邊享有保障的投資型保單變成了他們的一大福音,可以在潛在的危機上求個心安,錢未來也總是會回到自己口袋的,何樂而不為? 最後就是如果有想規劃一筆資金,無論是結婚、買房、退休金,都很適合購買投資型保單,因為在合約期間,這些錢是無法被動用的,可以促使你在無形之中存到一筆可觀的金額,年數與金額都設定好,這樣便可以在未來某個人生階段有預想中的一筆錢,對生涯規劃也是一大幫助。

low-angle photo of pink and orange balloons

美元保單引發浪潮!過來人曝3種特質最適合:買了不後悔

美元保單顧名思義就是以美金計價、支付的保單,內容其實跟新台幣的保單商品相似,兩者都會依照保戶簽約的類型來提供壽險、年金險等保障,不過比起新台幣保單,美元保單的利率相當有競爭力,算起來以相同的保費可以獲得更高的保障,難怪美元保單每年都是壽險業績的撐盤要角。 由於最近金管會調升了美元保單的責任準備金利率,也就是美元保單的保費變得更便宜,有許多網友就開始討論「現在購買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引起了熱烈討論,而根據網友分享的經驗統整出最適合規劃美元保單的人,有以下幾種特質:   適合購買美元保單的特質1:本身收入來源是美元 因為保費的收付都是以美元計價,假使本身的收入來源就是美金即可以無痛支付保費、收取保險金,免去了換匯的麻煩以及可能吃到的匯損,相對於收入是新台幣的保戶要花費換匯手續費、跑銀行的時間等,能夠以較少的成本獲得相同的保障。 對於收入來源是美金的保戶,建議可以利用美元儲蓄險來累積「備用救援資產」,在期滿後如有資金運用的需求也可以隨時解約,但是要留意如尚在繳費期內盡量不要提前解約,除了會損失利息以外,還有可能只拿得回部分本金而受有虧損。   適合購買美元保單的特質2:想提高保障 在享受高利率的同時,美元保單的保障也不馬虎,以美元儲蓄險為例,它不只是守住資產的好工具,也帶有了高額的壽險保障功能,在為你累積資產時一樣擁有高倍數的壽險槓桿,若是存錢的過程中不幸身故還可以留一筆錢給心愛的人,繼續保護他們的生活無虞。 不過,美元儲蓄險本質上仍屬於壽險,因此也會有相應的成本,所以要留意到期時的現金價值是否超過投入金額,如果還沒有高於投入金額就先不要解約喔!   適合購買美元保單的特質3:喜歡保本的理財規劃 比起投資美股要承受較高風險,美元保單的安穩可以讓不喜歡風險的保戶心中感到踏實,雖說獲利沒辦法和風險較高的產品一樣多,但美元保單卻可以將你投入的資金好好守住,不用擔心因為市場的風雲變色使得全部資產一夕之間變成壁紙。 不僅如此,因為美元保單的預定利率比新台幣保單漂亮,很適合有閒錢或想要懶人理財的保戶,像是可以透過多份美元儲蓄險進行資產配置,長久放置下來的成果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除了以上3種特質很適合使用美元保單來進行資產配置,若是之後有到美國置產、子女留學、享受退休生活等等的計畫,也很推薦可以購買美元保單來累積美元資產。舉例來說,有年幼子女將來計畫要出國念書的年輕族群,推薦可以選擇追求保障的美元保單類型,不只能夠有效轉嫁風險為家庭織起安全網,同時也能藉由長時間累積資產作為留學基金;而若是鄰近退休的族群,則可以選擇能比較快累積保單價值的種類,讓資產穩健增值作為退休準備金。   雖說網路上對「到底要不要購買美元保單」分別站成兩派,但是好或不好並非誰說了算,因為所有人擁有的條件和狀態不盡相同,最重要的只有自己適不適合,所以要確實了解自己的條件和需求後才能做出最有效益、正確的選擇,一次就將資產配置、人生風險轉嫁安排到位,發揮理財工具最大的效用。

owkxt1ikc5g

為什麼我現在會想買美元儲蓄險?避開7大錯誤迷思別傻傻簽約

美元儲蓄險在市場上一直佔有一席之地,同時也是台灣民眾心中的優秀保險,因為不僅保費算起來比新台幣保單更有競爭力,利率也是比新台幣保單更為漂亮。不過,美元儲蓄險的本質仍為保險商品,是否要購買還是要依保戶自身需求來評估,若是看到利率佳就一股腦買進可能反而會帶來負擔,因此接下來要告訴你美元儲蓄險的7大錯誤迷思,從現在開始就是聰明投資理財人! 1.沒考慮到「匯率」 由於美元保單從繳交保費到請領給付一率都是以美元支付,假使幸運的在美元低點買入而高點請領給付就會賺到匯差,但反之就會吃到虧損,所以美元保單普遍是建議本身資產為美金的人,或是之後有需要用到美金的人購買,如此一來就不需在意匯率的波動。   2.沒考慮到是否需要 就像上面提到的,美元儲蓄險會推薦給本身資產就是美金的人,或是之後要到美國置產長住、子女要到國外念書的人,因為這些人之後就可以直接使用以美金支付的保險金,省去了匯差、換匯手續費,以及跑銀行之類的時間支出。 3.「以為需要但其實需要的是其他」的不能變更幣別的風險 在購買保單後的投保期間內是無法變更簽約時約定的計價幣別,也就是說,如果後來發現要用的幣別不是美金,而想要將美元轉換成英鎊、歐元、澳幣等等是沒有辦法的,只能在收到以美金給付的保險金後自己去換錢了。   4.「想到未來卻沒想到意外」的流動性風險 因為美元保單的利率實在很漂亮,不少人想到未來一片光明的前景就忘了審視自己的現金流,要是這時選擇了「躉繳型」的保單,一次把大量資產交付給保險公司後,要是出現了緊急狀況就很容易落到要中途解約的窘境,有可能就會因此虧蝕本金。 5.「想到未來卻沒想到現在」的繳交保費問題 同樣也是被未來迷惑,想得太少的問題,會這麼說是因為市面上的美元儲蓄險大多是6年期起跳,因此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財務狀況是否是每年都能繳交保費,否則要是無法繳交保費而被迫解約就更嘔了。   6.超高報酬率 美元儲蓄險的利率確實是比新台幣保單高,但也不會到超級高的報酬率,而其中常出現的預定利率其實是指保戶繳交的保費在保險公司運用之後可以得到的投資報酬率,然後再依此計算出保戶應繳的保費,所以與保戶直接得到的利率並不相同,因此在購買前還是應經過自己計算才是最好的唷!   7.「保單即將停售,不買可惜」 雖然大家都知道越久以前的保單越值錢,但是在購買前還是應該仔細評估自己和家庭的整體財務規劃,不要因為擔心再也買不到而貿然買了其實不需要,或是根本不適合的商品,如果因此讓自己的資產左支右絀豈不是得不償失。  

gray pen beside coins on Indian rupee banknotes

親戚喊美元儲蓄險會賠錢「存股才是王道」!霸氣兒子1點打臉

農曆春節剛過就有網友在論壇上PO文,表示今年過年兒子跟親戚在談論投資話題時有些摩擦,而原本親戚揚揚得意地高聲宣揚自己的「存股才是王道」的理念,但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只用1點就讓那個親戚碰了一鼻子灰,輕易地讓對方啞口無言。 根據原PO表示,自己的兒子大學時就讀財經相關科系,出社會後也進入金融產業,對於投資理財的方式很有自己的想法與規劃。當時親戚跟兒子在討論如何投資理財,沒想到對方竟然指責兒子購買美元儲蓄險,認為兒子眼光不好,並不斷大聲強調存股才是聰明作法,最後終於讓兒子忍不住犀利反駁,向對方詢問「存股要賺往往要花上幾十年,但摔一次就沒了,光是2022這一年的台股大回吐22%,請問你本金剩多少?」,讓親戚頓時語塞,只能摸摸鼻子安靜走人。   存股的風險 就像原PO兒子所說,股票一直都是屬於高風險的投資,因為操作不慎就會侵蝕到本金,而雖然「存股」的操作可以平滑成本,讓風險耐受度提高一些,但是這樣的方式本質上還是在購買股票,所以如果遇到黑天鵝事件或熊市讓股市直接下挫,不管成本已經過攤平都仍有可能損及原本投入的金額,因此存股還是有賭注的成分在,對於不能接受風險的投資人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美元儲蓄險的優點 既然存股不是最好的選擇,那麼什麼樣的投資工具才更適合這些投資人呢?這裡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美元儲蓄險」。 美元儲蓄險就是以美金支付的保單,其內容跟新台幣保單不會有太大差異,同樣也是保險公司運用保戶定期存入的金額去做投資,在約定期滿後再依約定好的利率回饋利息給保戶,而這個利息也會以美金給付。   優點1、預定利率高 比起新台幣保單多是2%的利率,美元保單的利率可以到3%甚至更多,而且依照選擇保單的種類不同,利率變動型保單還有可能獲得額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整體而言,美元保單更具有優勢。   優點2、選擇多元有保障 最上乘的投資方式就是依照自身位於的人生階段來調整,像是年輕的小資族或是有家庭需要照顧的中壯年族群,通常會建議選擇追求保障的保單,既能有效轉嫁風險,又能在意外發生時為心愛之人撐起保護傘,然後藉由時間累積資產後可以作為購買房產或小孩的教育基金;而對於走到人生中後段的族群,則建議選擇能快速累積保單價值的種類,讓資產穩健增值作為退休準備金或將身故保險金留愛家人。 優點3、投資風險極低 投資保單是相當低風險的投資方法,甚至可以說是「零風險」,因為唯一的風險就是保戶中途解約,所以在購買保險前務必要檢視清楚自身的資產配置和現金流。 除此之外,美元一直都是世界的強勢貨幣,在國際市場流動性極佳,如果在美元相對低點時購入美元保單不只可以賺取利息還能賺取匯差,或是在低點時一次性換完保費所需金額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購買股票的確也是種投資方式,但是就如同在衝浪般有高也有低,根據統計2022年平均每位股民荷包縮水約百萬元,像這樣的損失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承受的。總而言之,投資是一條長遠的路,而且還會隨著人生狀態與年紀有不一樣的做法,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很重要,千萬不要只看到一時的投報率就忽略背後隱藏的風險。

woman in white and black checkered dress shirt

美元儲蓄險是好投資嗎?拆解保單利率、報酬率!

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推薦儲蓄險嗎?你是否會好奇這些保單的回報率如何呢?今天就帶你來拆解美元儲蓄險利率,及了解哪種人適合投資。 美元儲蓄險利率 常見的保單利率可以分成三種:預訂利率、宣告利率、年化報酬率。想要知道一張保單符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要先從了解利率開始。 1、預訂利率: 預訂利率是一張保單在投資初期保險公司給出的最低保障利率,通常見於「固定利率型」保單,我們可藉由預訂利率來大約推知期滿金的回報率。不過經由固定利率推算出的期滿金,通常還需扣除一筆保單成本,內含保險公司的人事、營運等花費,所以實際回饋金額通常不會像預訂利率寫得那麼漂亮。 2、宣告利率: 宣告利率用於「利率變動型」保單,此類型保單的利率會隨著保險公司該年度或該季度的營業及投資收益,來宣告當期回饋的利率。因此,宣告利率每一期都會變動,過往的宣告利率其實可以作為一張保單的參考指標,但我們也可以透過該公司近期的營運狀況,來預測未來可能的宣告利率。 3、年化報酬率: 年化報酬率是經由保單上標示的實際期滿金來計算,可以想成銀行定存的年利率,Excel上也有公式IRR()可以輔助運算。年化報酬率是一張保單的重要指標,因為其提供的訊息可以最直接地顯示一張保單的回報率,因此首先計算一張保單的IRR是必須的。 投資族群 儲蓄險顧名思義就是能「儲蓄」的「保險」,兼顧存錢與保障兩種面向,但是在這其中也有分成儲蓄導向與保障導向兩種保單,分別適合不同需求的人購買。 儲蓄導向: 儲蓄導向的保單有比較好的投資報酬率,也就是相同保額下,期滿領回的金額會比較高。但這類型保單在其他方面如意外或身故的給付相對較低,原先這類型保單只著重於理財,甚至可能出現實繳保費高於基本保額的情形,不過2020年金管會在壽險方面推行了「最低死亡保證門檻」,也就是受保險者在不同年齡不幸身故時,理賠金需符合「死亡保障對應保單現金價值的最低比率」,此門檻替儲蓄導向的保單增添不少保障。 (30歲以下不得低於保額190%,31~40歲不得低於160%,41~50歲為140%,51~60歲為120%,61~70歲為110%,71~90歲為102%,91歲以上則為100%) 保障導向: 保障導向的保單著重於「保險」的方面,也就是這類型保單在保戶面臨意外失能等情形時,能夠得到比較好的理賠金,但相對的在投資方面的優勢就比較弱,有些保單甚至回饋金利率非常低,有可能到扣除通膨後幾乎不賺的程度,所以這類型保單更適合剛出社會單純想存錢、又想多一份保障的人。 最後,適合儲蓄險的族群大約是這幾類人: 1、手中有閒置資金,但不想冒太大風險投資的人 2、儲蓄定力不足,需要靠保單合約約束的人 3、想存定存,卻覺得利率不夠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