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儲蓄險該怎麼買?3張圖秒懂哪一張投資最划算!

文章目錄

台灣人愛買保險,尤其是「美元儲蓄險」的保單,不過金管會不只盯上了高儲蓄的保單,更要求保險公司不能「賠錢」賣保單,希望儲蓄險能回歸「保障」的本質,也讓「高儲蓄型保單到底該不該買」一時間成為市場上熱烈討論的話題。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保險公司若能賣出這樣的產品,讓民眾去買,是沒有錯的。」但是大前提還是應該遵守「先保障、後理財」的順序,保障上都有完善的規劃後若有閒置的資金想做投資,那當然是可行的。

儲蓄險的種類眾多,光是繳費年期就有分躉繳型、2年、3年、6年、10年期等,利率分配上更分為利變型、傳統型、增額型等,究竟該怎麼買?

美元儲蓄險用途

很多人在購買儲蓄險時只專注在IRR(年化報酬率),認為IRR越高就越值得購買,但這其實是個錯誤迷思,就像前文所提,儲蓄險還是應該回歸「保險本質」,先從用途下手。

若是想存第一桶金當買房頭期款,或是創業的人,需要在短時間將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挑選上,適合選擇短年期、高IRR的儲蓄型保單。

螢幕擷取畫面 2023 03 14 200758

而若是身為家庭高責任者,既想存錢有想享有保障,這類人通常為家中的經濟支柱,經濟壓力往往也不小,常會有車貸、房貸等壓力,若是不小心發生意外,在沒有任何保障的情形下很可能讓一個家庭無法支撐,因此,在選擇儲蓄型保單上,應該以高壽險、且儲蓄功能完善的保單。

目前市面上的儲蓄型保單有高壽險保額的不多,大部分都是以「低保障、高保費」為主要方向,因為較符合大眾胃口,一般分為60萬、100萬上下,甚至還有10萬元的保額。但對於這類族群來說,這些金額是絕對不夠用的,最好還是挑選高壽險保障的儲蓄型保單,例如全球人壽的158、友邦人壽的三富人生等,但相對的,這些保單也有著更高的保費。

螢幕擷取畫面 2023 03 14 201558

但是身為家中經濟支柱,其實在保障方面更應該要做足準備,除了儲蓄險外,醫療險、手術、重大傷病這些都萬萬不可少,畢竟對一個小家庭來說,在發生意外時失去經濟來源,又要額外支出一筆醫療費,那是絕對無法應對的。

還有一類人,是希望透過儲蓄險規劃年老時的退休金,但是又怕一次領回一大筆錢會不小心花光,所以在挑選保單時就不應該以IRR為主要考量,而是尋找那些能固定給付期滿金,或是複利增值高的產品。

最好是選擇內容標示55歲或60歲期滿後,可以固定領到一筆生存保險金,給付年齡越高越好,最好能到99歲,繳費期限則是以長年限為主。市面上這些類似「終身俸」概念的保單,就有友邦人壽的享樂人生,及新光人壽美利樂退等。

螢幕擷取畫面 2023 03 14 201721

分散風險

購買儲蓄險也應該要注意分散風險,有些人會認為外幣保單的匯率不固定,會不會風險較大?其實要是有能力的話,美元計價的保單通常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收益。但畢竟儲蓄險是一個只要投入了就無法將錢靈活運用的投資管道,所以還是可以將部分資金分散到其他投資管道上,例如定存。

而若是真的對於外幣保單不放心,也可以台幣保單與外幣保單分散投資,甚至是選擇不同取向的保單購買,不只可以享有不同種類的保障,還能夠在不同階段享有不一樣的福利,藉此取得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