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投資理財很重要?年輕人到底該不該理財|及時行樂的陷阱

文章目錄

你是不是也曾遇過以下這些人呢?

  • 雖然月薪不到30K,但每年都拿著最新的iPhone。
  • 每個月都月光,但是每天總是拿著一杯星巴克,全身上下都是名牌。
  • 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刷卡購買,但是信用卡卡費總是繳最低應繳金額。
2346309

根據勞動部公布的職場新鮮人薪資水準統計,2021年畢業生初任人員平均起薪3.2萬元,以製造業3.7萬元最高

且從整體而言,僅有7成5的初任人員薪資高於基本工資2.4萬元(2021年基本工資),年輕人普遍低薪已是不爭的事實。

於是在這個低薪、高房價的社會中,信奉「及時行樂」理念的年輕人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他們高喊著「存不了乾脆花光」或是「花錢買快樂」的口號,過著過一天是一天的生活。

meal
周末與朋友享受美食是許多年輕人的小確幸。

 

「及時行樂有什麼不對?為什麼要投資理財?」

也許有人會想這麼反駁,但是從2020年開始到2022年將近尾聲,你是否也有感覺到哪裡變得不一樣了?

從前打開外送平台可以輕鬆點,現在是不是開始會有點猶豫,或是乾脆自己出門外帶?

或是以前吃麵攤可以叫點小菜加滷蛋,現在是不是開始會有點縮手?

這就是投資理財很重要的第一個原因:「對抗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使物價逐年上漲。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你的資產的購買力也正在變化。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最新估測,2022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即一般所稱的通膨率預估值約為3.11%,創下新高,同時也意味著錢變得更薄了,同樣的錢能購買的東西變的更少了。

也就是說,如果僅僅是放著錢不做任何投資理財,它的價值也會因為通膨而減少

或許你也有疑問,2022年的通膨率創下新高,就表示這是較為極端的情況,但即使是2000年至2021年的CPI皆在1%上下(僅有2005年在2.31%,2008年在3.52%),每年都在推高的物價仍在慢慢削弱資產的購買力。

然後,在「萬物皆漲,只有薪水不漲」的情況下,漸漸地沒有能力去做想做的事,從買屋變成租屋,買車變成搭捷運、騎共享機車,從出國變成看Youtuber的Vlog…

yellow and black motorcycle parked on sidewalk during daytime
共享單車是許多人節省交通費的選擇之一。

 

如果看完第一個「為什麼投資理財很重要的原因」後,你評估自己的薪資漲幅可以完全吃掉通膨的漲幅,通膨對你一點影響都沒有,那麼也許你可以看看投資理財很重要的第二個原因:「因應突發狀況

brown ice cream cone
人生總有意外。

就像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生活中往往會出現不在計畫裡的突發狀況,像是因為受傷而無法工作、年老的雙親出現病痛、心愛的寵物生了場大病…等情況。

一時間要支付這些無法預料的龐大支出,如果平時有在投資累積資產的話就能發揮作用,穩穩地度過難關,但是平時沒有準備的話,隨著原本的資產被通膨慢慢地侵蝕掉,這些緊急的鉅額支出就會是最致命的一擊。

 

時常聽到有年輕人說「我月薪才不到35K,沒有錢投資啦!」,但是,年輕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時間,因為投資的本質就是越早開始越好

fiver person running on the field near trees
年輕就是本錢。

舉例來說,假設投資報酬率為5%,在20歲時開始投資並且每年投入6萬(每月5千),接著投入10年後不再繼續投入,放置20年後(50歲)會有226萬元。

但如果30歲才開始投資,即使同樣每年投入6萬且持續投入20年(50歲),也僅有214萬元。

也就是說,越晚開始投資就越需要投入更多資金才能達到相同結果,所以年輕真的就是本錢,越早開始投資理財就是獲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