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氣溫像溜滑梯直線下降,讓人感覺冬天真的來了,也就是說令人期待的10天春節連假也要來了,可是先等一下,那個傳說中的過年大失血aka你的紅包準備好了嗎?

每年在這個年尾的時候都讓人又愛又恨,想到好不容易存下來的錢又要一下子少掉許多,覺得既心痛又無奈,而這時就顯現出了投資的重要性!因為如果光是存錢不投資,除了錢不會變多之外,原有的資產價值又會被通膨吃掉,但是如果有投資就會有額外的收入可以彌補掉這部分的支出,所以就算麻煩也要做點投資理財才會讓荷包舒服點。
不過在真的開始執行投資前,要用多少的比例去投資也是一門學問,接下來會介紹3種評估投資預算的技巧,馬上來選一種試試看吧!
1. 523收支分配法
必要開銷 50%
這部分指的是三餐、房租或水電費等每個月一定要繳納的費用,先列出確保最基本的生活得以維持,再接著規劃其他的資金運用。
投資理財 20%
名為投資的資金要全部都用在做儲蓄與投資相關的理財,絕對禁止用在消費的用途上,否則就形同這部分白分配了。
非必須支出 30%
可以將這部分再區分為「緩衝基金」與「享樂金」,尤其在剛開始理財時難免會有預算透支的情況發生,緩衝基金就是為了這時候準備的,但是不要一直想說有這部分所以就常常花超過預算,能存下來投資更好!而享樂金就是拿來花的,因為好好對待自己才會快樂,休息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2. 333理財法
這個理財方式很簡單,就是將月收入直接分成以下3等份,不過某部分想要偏低或偏高都是可以再依照自己的考量去分配。
生活支出 33%
一樣是包含了每個月的所有日常開銷,但因為只有1/3的比例,生活可能會比較緊繃,不過,如果可以的話還是盡量減少開銷,把想要跟必要的東西分清楚,可能會發現其實真正的日常所需的開銷比你以為的還少。
投資理財 33%
只要是有增值可能的投資工具都可以算在這一部分,像是股票、基金、投資型保險等等,或是上課進修(投資自己的未來,增加加薪、跳槽、創業的可能性)也都可以計入。
長期儲蓄 33%
與投資理財部分不同,長期儲蓄的部分最好不要有風險,所以可以開一個專門的帳戶,設定發薪日的隔天就把三分之一的薪水匯入帳戶的活存或定存,確實穩定地累積資產。

3. 6罐子理財法
是由暢銷書《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作者哈福.艾克所提出的理財方法,會將每月收入依照比例分成6個帳戶,並且重視每部分的預算都只能用在該用途,不能挪用。
生活支出 50%~55%
首先,一樣也是把必要的生活支出預算先確定下來,除了先前提到的房租、水電等等,保險費、信用卡費也算在裡面。
投資 10%
專門用來賺取被動收入的帳戶,從這部分獲得的利潤也只能再重複拿來投資。
長期儲蓄 10%
專門為平時無法一次支付的長期目標花費而設立的帳戶,像是結婚、買房(的貸款)等等。
教育 10%
限定用於投資「自己」,不論是進修、就學或買書,只要是能讓自己學習成長的支出都歸類在這裡。
娛樂 10%
用來犒賞自己的帳戶,比較值得留意的是一定要每個月都花光,好好地讓自己保持身心愉悅是很重要的。
貢獻 5%~10%
專門用來貢獻、幫助有需要的人的帳戶,但如果生活支出帳戶會透支,可先降低貢獻帳戶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