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投資型保單是近年蔚為流行的理財方式,不僅有保險的保障功能,更兼具投資性質,對於資金不多的小資、年輕族群相當友善。
但投資型保單的本質仍是保險商品,如果光是因為業務推銷的話術就照單全收,很可能就會導致錯誤的判斷,雖然買錯了可能不會怎樣,但也有可能成為財務上一個想拔卻拔不掉的刺,唯有買對了才能真正享受保險與投資的雙重好處,因此專家對於想購買投資型保單的人點出了以下的7大常見謬誤。

謬誤1:保險不用錢
這是許多行銷人員在推投資型保單慣用的話術,會告訴保戶像是「你買了這個基金我們就送你保險,真的是買到賺到,免費獲得一個保障。」,但這完全是個誤導人的說法,因為投資型保單仍舊是保險,只是連結了基金等投資標的,保險的部分仍舊有其成本,也由保戶自行負擔,並非無償贈與。
謬誤2:投資型保單可以「波段操作」
有些人看到投資兩字就忍不手癢想來個精美的快速操作,但這可是大錯特錯,因為投資型保單和基金、股票或ETF相比,一開始就多了保險部分較高的費用,短線的波段操作可能還沒賺到價差就先倒吃一筆虧損,所以想要獲利還是只能乖乖長期持有。

謬誤3:無論如何優先購買變額萬能壽險
投資型保單可略分為「壽險」及「年金險」兩大類,分別為「變額萬能壽險」和「變額年金保險」,而前者著重保障,後者則著重儲蓄。
業務可能會告訴你購買變額萬能壽險的話,就算投資受有虧損仍有壽險的保障,可是投資型保單的危險保費會隨著年紀大幅增加,所以如果沒有壽險需求的人應該優先購買的是「變額年金保險」才對。
謬誤4:選擇每月配息的保單來提領生活費
每個月不用工作就能有一筆現金流,這件事對誰來說都很夢幻、擁有致命吸引力,然而,你沒注意到的是這些配息很有可能就是來自你投入的本金,等於只是把錢從左手換到右手,而且如果沒有再把這些配息繼續投入就等於蒙受了隱形的虧損。
謬誤5:投資型保單可以保本
一般觀念中的保本意指為「保證本金不折損」、「保證最低投資收益」,但是在變額年金險中僅只意味著這張保單提供了「附身故最低保證」而已,是想利用「身故保險金不被計入被保險人遺產中計算」的規定,以此節稅的保戶才需選擇的工具,所以千萬不要一聽到保本就暈頭,一定要再進一步了解保單的詳細內容。
謬誤6:購買類全委型投資型保單可以不用做功課
投資是門專業的學問,因此許多不擅於投資的保戶會直接選擇類全委保單,由專家來代為操作。上述的觀念並沒有錯,但每一家代操投信的產業偏重、股債比分配,以及投資地區的分布都有不同,所以保戶就算完全不懂投資也應該徹底比較、了解這些類全委帳戶的內涵,並選擇最符合自己投資屬性的標的。
謬誤7:附約不加白不加
保戶在購買投資型保單時能夠再附加意外及醫療附約,讓被保險人用便宜的保費補足醫療保障的缺口,但要注意的是當主約失效附約也會隨之失效,所以當年紀越大越需要醫療險時,若是附加在投資型壽險主約下的醫療險附隨失效,到時恐怕是欲哭無淚,因此最好是在評估確認過自身條件以及需求再添加附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