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投資型保單,買對了嗎?一定要知道的銷售話術與風險

文章目錄

投資型保單百百種,台幣外幣的也都有不少人在推薦,甚至是身邊朋友也有可能推薦你購買。而保險業務員通常會用什麼方式推銷,你該要了解的隱藏風險又有哪些呢?今天就帶你一次解惑,跟著看下去就對了!

銷售話術

投資型保單

1、保證能拿回本金

不是說投資型保單一定會虧錢,而是如果在剛投保的前幾年解約,基本上不用想拿回本金,如果是銀行定存頂多少拿一點利息,結果論差非常多!這類型保單的違約金是逐年遞減的,所以若是收入不穩定,或是沒有預備金、在短期內有資金需求的人,都不宜購買這類型產品。

2、利率高定存非常多

投資型保單在銷售上常會用「預訂利率高於2%」或是「期滿後複利增值,比存在銀行還賺」等等說法,但是預訂利率不等同於實際利率,需扣除保費成本,而期滿增值複利的部分,與未期滿時的利率一起經由計算年化報酬率後,有時會發現甚至比銀行定存不划算,而且資金甚至不能自由運用,在購買前真的要三思。

laptop computer on glass-top table

3、無風險穩賺不賠

沒有一種投資方式是無風險的,頂多選擇低風險的方式投資,而投資型保單除了上述拿不回本金的風險外,其實還隱藏著一些平常看不到、也沒有人會告訴你的風險,所以不要被這類型話術給帶進去了,其餘風險我們下文會一一詳細講解。

投資型保單風險

1、匯差風險

若是購買外幣保單,要注意匯兌的利率問題,因為在購買和領回都是以該幣種計算。以美金為例,若是在美金增值時購入美元保單,而在前陣子美金大跌時期滿領回,就有可能虧錢。

 

2、通膨風險

近十年台灣的平均通膨率約為0.96%,2021年更高達1.98%,這意指將資金投入投資型保單,有可能20年後期滿領回的金額,購買力不如20年前來得好,如果有可能面對這樣的情況,不知你是否還願意投資?

red and blue light streaks

3、資金流動受限

如果將錢放在銀行定存,中途解約損失的頂多是一點利息,在面對緊急需求時還是可以活用,但投資型保單雖然可以利用保單貸款來運用資金,但也會有利息的問題,而且貸款金額通常都低於已繳保費,其實不太方便。

4、中途解約風險

中途解約有可能會有違約金產生,也許有些保單可以辦理減額繳清,但減額繳清後金額是否還划算?而且不是每張保單隨時都能辦理減額繳清,通常會需要保戶已經繳納到該保單的最低保額才行,也就是會需要繳個幾年後才能夠辦理,但意外總是來得猝不及防,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需要緊急用錢。

5、不一定能賺到錢

投資的金額有可能會被前文所提匯兌或通膨等吃掉,而其實還有一些產品標榜高保障,這些保單常常年化報酬率算下來根本不划算,因為保費都拿去投入在「保障」上了,那還不如直接購買壽險或意外險更為直覺,也可能條約更為完整。

850607

其實這類型保單雖然分析起來很不划算,但對於不想動腦投資的人也不失為一個選擇,計算年化報酬率高於定存利率,而自己又有閒置資金的人,也可以試著投入看看。

希望這篇文章有讓你更了解投資型保單,無論是何種投資,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不被其他人牽著鼻子走,才是最重要的。

而什麼樣的人適合購買投資型保單呢?這篇文章也許可以解開你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