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為甚麼你不該把錢存在銀行?這是我聽過最中肯的答案

文章目錄

在許多老一輩觀念的人認為把錢存在銀行裡就是有在投資理財,甚至年輕的小資族中也不乏有這樣的人存在,覺得銀行總是會有利息,也是用錢滾錢、可以輕鬆增加資產價值,但是很可惜的是,理財專家也說明僅只是把錢存在銀行裡絕對不是太聰明的方法,甚至會造成隱形的損失。

black and silver door knob
有比把錢存在銀行更好的辦法。

 

存銀行為什麼不好?

其實把錢存在銀行是所有人都會做的事情,就連富人也不例外,但普通人跟富人唯一一個重大的差別就是「錢全部都存銀行」或是「只留少部分資金在銀行」,而前者就是專家所說的不聰明的方法。

據專家指出,因為在現在這個低利時代中,銀行的定存利率頂多只有1%左右,但光是2022年通膨率就已2.95%,僅把錢放定存都會造成虧損,更遑論是把錢存在銀行普通的活存帳戶裡。

或許有人想對這裡提出反對意見,認為2022年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並不是每年都有這麼驚人的通貨膨脹率。沒有錯,2022年的確是個萬物高漲的年代,但即使是在2000年至2021年,通貨膨脹率也皆在1%上下(僅有2005年在2.31%,2008年在3.52%),剛好就跟定存利率打平或是高出一點,代表只要有一年是極端的物價高漲就會侵蝕到原有資產的價值,狠狠削弱你的購買力,因此若是薪水的漲幅沒有跟上,就會漸漸沒有能力去做想做的事情,從吃西餐變成吃路邊攤,從出國變成看Youtube…。

投資理財重要
通膨是隱形的資產殺手。

 

不存銀行然後呢?

對於還沒有自己投資理財模式的年輕人,專家也給了一些建議,他認為這些人大多都抱持著「有錢就理財、沒錢不理財」的觀念,但這些人並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財務規劃的概念,常常有多少就花多少,因此必須先審視自身現有的各種資產,然後使用預算分配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找出收入在生活、投資、儲蓄上的各分配比例,把各比例確立好會更好執行接下來的步驟。

接下來,確認使用的分配比例在現實生活上可以執行後,就要謹守各預算的配額,不可超支。而投資部分,專家認為可以先從「投資型保單」著手,因為他的保費相對便宜,卻可以同時擁有保險的保障以及投資的收益,而且投資的收益全部由保戶享有,這對資金有限的小資族來說相當友善,是個能夠把資產靈活運用、發揮最大效益的好工具。

1841158

 

不過,若是想嘗試更積極的操作,你也可以依照理財專家針對各個年齡層所做的風險承受度分析結果的公式來計算投資配置:

「可承擔風險比重=100-目前年齡」

舉例來說,你現在30歲,100-30=70,代表著可以將閒置資產中的70%,投入風險較高的積極型投資工具,然後剩餘的30%做保守型的投資操作,用這樣的投資配置,比較能讓你的資產呈現穩健向上的成長趨勢。

1zo4o3z0uja

 

當然,各種投資工具都一定有風險,而且風險高低和獲利率往往成正比,通常高風險會帶來高獲利,所以,在投資時你要先評估自己能承擔的風險有多少,才不會因理財失當而影響生活品質。

此外,要特別提醒的是:千萬不要借錢投資,因為這就等於開了高風險的槓桿,雖然獲利時可以翻倍,但可怕的是虧損的時候還不出錢,不僅傷財又傷害了信用,可能會影響後半輩子的財務狀況,讓原本是想好好投資理財的努力,變成了背負債務的惡夢,所以再次提醒,絕對不要借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