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到理財,大家第一個接觸到的工具大概就是定存吧?不只是因為辦理開戶時會被銀行行員推銷,同時也因為定存的風險極低、不須複雜的操作,還可以養成儲蓄的習慣,對於剛開始接觸理財的新手來說的確很友善。不過,也許定存並不是最適合你的理財工具,或許不定存後可以為你打開更廣闊的藍海。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接下來就立刻來告訴你5個不定存的理由!

不定存理由1、利率低
市場上放眼望去2023年的定存利率約落在1.45%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你存了1萬元,一年後只能拿到145元利息,大概一年就只能多喝一杯星巴克咖啡。如果好不容易存到100萬元,但每年能夠領的利息也僅有14,500元,對於增加財富並沒有太大的功效。

不定存理由2、跟不上通貨膨脹率
由於定存的利率低,資產增加的速度相當緩慢,當你好不容易存下了100萬元放進定存裡,但10年後雖說存摺裡的本金100萬仍在,可是這100萬元能買到的東西肯定比現在少很多,這就是通貨膨脹率吃掉你的實質購買力的證明。除了油價之外,所有的物價一旦漲上去之後,就不可能再降價了!

不定存理由3、無法隨時提領
定存不像活存可以隨時提領,所以如遇到急需用錢,必須要從定存裡取出救急用的資金,但存款期限又還沒到時,就只能提前解約領回本金。
不定存理由4、中途解約利率再打折
承接上一個情形,如果突然遇到緊急狀況,不得不中途解約定存時,利息會被再打8折計算,讓原本就低的利率變得更低,因此建議可以把定存的錢拆開存,這樣在調度資金上至少可以靈活一點,像是把10萬拆成5萬、2萬、3萬,或是5萬、5萬的方式。

不定存理由5、其他工具表現更好
即使是同樣的本金,市面上還有更多、更好的報酬率的投資理財工具,既然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也許你可以依照自身條件和需求來參考看看。
月配息的投資型保單
投資型保險也就是把保費分成一部分投資、一部分壽險,不過因為危險保費會隨著年齡增加,所以年紀過高的人並不推薦入手,而保戶繳的保費中,除了一部份用來支應保險保障之外,另一部分則會按照事先約定的投資方式、比重進行資產配置,但要注意的是,由於投資的部分是「盈虧自負」,所以慎選投資標的就很重要。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投資型保單設計成月配息,而年化配息率可達5%~8%,假設躉繳300萬元,以年化配息率8%計算,一年可領到24萬,等於每月可領到配息2萬元,只要領13年就還本。

如果不知道該怎麼進行投資部分也沒有關係,可以選擇類全委保單,就是保戶將資金交由保險公司後,再由保險公司委託投信代為操盤。除此之外,如想要放大資產增值幅度,你也可選擇美元保單,因為美元保單的預定利率比新台幣保單來得更有競爭力,算起來以相同的保費下,美元保單保費便宜又可獲得較高保障。

最後做個小叮嚀,在挑選月配息的投資型保單要注意配息的來源,因為像這種「月月撥回」的保單配息或收益分配很可能就是來自於本金,如果是這個情形但沒有再將配息「再投入」,以發揮複利投資的效果,有可能就會在無形中蒙受損失,因此在購買前一定要詳細詢問清楚唷。